新头壳newtalk | 曾郡秋 综合报导
日前皮肤科医师赵昭明透露,一位16岁少女病患因过于瘦小且头髮稀疏,感觉发育不良。追问后才知该名少女为了减重,长期不吃淀粉和油脂,导致身体状况不佳。减重医师萧捷健今在脸书指出,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,会导致肌肉流失、掉髮、免疫力和代谢下降等问题。「但是为了减重只吃蛋白质,身体很快就坏了了!」萧捷健指出,20世纪初,北极探险家史蒂芬森(Vilhjalmur Stefansson)在纽约医院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年只吃肉的实验。萧捷健说明,当时史蒂芬森只吃瘦肉,没吃脂肪,结果很快就生病了:除了噁心和头痛,还开始觉得虚弱和疲劳。就算一直吃瘦肉,还是没有办法降低对食物的渴望,最后还开始漏腹,脱水,心跳变慢。
萧捷健透露,在古罗马和印地安人的故事中,都有兔饿症(Rabbit Starvation)相关的描述。 由于兔肉干容易携带,但只吃兔肉的士兵,由于脂肪和碳水摄取不够,血液中氨、尿素和氨基酸的浓度过高,很快就会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的症状。他指出,民众很容易有极端饮食的倾向。比如听说蛋白质不错,就只吃蛋白质;专家说油脂对身体没有什么坏处, 就把椰子油拿起来喝; 听说吃蛋黄不会增加胆固醇,于是一天吃10颗蛋;听说吃碳水会变胖,看到淀粉就像看到鬼一样。「不过,听说运动和看书有很多好处,还是待在家里看Netflix⋯⋯」
萧捷健强调,人体需要脂肪或碳水来产生能量,好比一台油电混合车, 可以燃烧油脂或碳水来产生能量。 油脂还是制造荷尔蒙的重要材料, 每天至少要有10%的热量来自油脂。如果都吃水煮餐的话,建议每天吃一些坚果来补充油脂。至于很多人认为蛋白质越高越好,萧捷健则认为这是一种迷思。因为蛋白质的摄取有一客观的摄取量,维持健康的人吃每一公斤体重*0.8-1g的蛋白质,就是50公斤的人,每天至少吃50*0.8等于40克的蛋白质。要减重或有运动的人则是为体重*1.2-1.5g, 运动员是体重*1.5-2.2g, 老人家则是体重*1.5g。
而以台湾人的平均来说, 每天吃三个掌心大小的瘦肉,豆腐,豆类等,就可以吃到足够的蛋白质。他表示,蛋白质轻断食( Protein Sparing Modified fasting)国外研究不连续执行超过三个月, 「一週执行一两天就够了。」因为多吃的蛋白质也是变成热量,而且会增加身体负担。萧捷健表示,一餐内很难吸收超过50克的蛋白质,多摄取就会变成葡萄糖燃烧或脂肪堆起来,而蛋白质代谢的过程产生的废物,会超过肝肾能够处理的速度,所以身体会觉得不舒服。因此,硬是要让身体燃烧蛋白质产生热量,萧捷健说,就像是给吃98汽油的车加柴油,「 一台车诚紧着害去矣。(台语,一台车就真的坏掉了)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