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快速掌握艾迪升最新官方讯息

林嘉俐在戏里体会百种人生、领悟生命意义

日期:2023.12.04

善终的意义,是与自己和解、对话
林嘉俐在戏里体会百种人生、领悟生命意义

 

撰文者: 植爱

 

生命的意义,常常在我们面对生死的瞬间,或者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浮现。长期出演大爱剧场的资深演员林嘉俐,她从人生中、戏剧里看见生命的意义,也积极推动器官捐赠、预立医疗等议题。

 

出道二十几年、多次入围金钟奖的林嘉俐,除了演技备受肯定,私下也经常担任慈济志工、分享关于生命的看法,在推广器官捐赠、安宁缓和及预立医疗决定等议题上不遗余力。

 

戏剧,让她看见生死的意义

 

林嘉俐谈起第一次意识到死亡,是2002年拍摄大爱剧场《温馨医世情》时,剧中饰演大林慈院心莲病房中社工师——丽欣,那时的她,才刚接触戏剧不久。拍摄前,为了揣摩社工师的角色,与资深志工前往安宁病房了解医院实际运作,陪伴一名男性病人聊天、关心情况;然而,当她下戏,想回去探望对方时,却被告知前日已离开人世。「死亡真的是在转眼之间,是我第一次在人生中、戏剧中深刻的学习。」后来林嘉俐开始写起一篇篇关于生命的纪录。

 

因为戏剧,林嘉俐上了一堂生死课,也让她成为大爱剧场里的常客。「大爱剧场的演出工作,让我经歷很多不同人生。每一场演出,都在练习接近死亡,包括扮演角色的死亡、我家人的死亡,或是我自己的死亡。」最令林嘉俐印象深刻的演出是《芳草碧连天》,拍摄期间母亲罹病,恰好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经歷,勾起她与妈妈相处的时光。「从妈妈生病昏迷,到长时间復健,一直到最后离开,我很清楚她正在走向死亡。」因为有之前的「练习」和预备,让林嘉俐面临真正的家人离世,不再那么害怕。

 

林嘉俐很早就与妈妈谈论死亡的议题,也陪伴在生命里扮演重要角色的外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哩路,她分享,家人是最好开始谈论死亡的对象。外婆确定罹癌时,林嘉俐很庆幸能在3、4个月的时间里谈论临终的样貌、到最后为外婆化妆、念经。「这是一段完整陪伴的歷程,很感恩最后阿嬷让我陪伴她,因为她最疼我,我也因此能够回应她的爱。」

 

▲林嘉俐在分享时提到「我们被教导过如何迎接新生命,却没有被教导过如何为死亡做准备。」


从家人、医疗志工到戏剧的人生启示

 

「妈妈中风、歷经1年復健后又卧床,到最后成为植物人,躺了4年后离开,当时我有许多遗憾。」林嘉俐回忆妈妈生病的过程中做的所有决定,例如气切后发生意外决定急救,导致变成植物人等,面对各种决定后预期之外的结果,曾经感到深深愧疚。「但还好有医疗志工,透过课程传达医疗的基本概念,包括器官捐赠、骨髓捐赠或是病人自主权利法等。」每年重新温习课程都会再获得新知,让她看见生命不一样的面貌,其实无需太过自我苛责。


在医院担任志工的经验,也让林嘉俐收穫匪浅。「在医院里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、不同的个案,这些经验都会收录在记忆里的角落,提醒我们要更勇敢面对生病。」志工经歷让她在戏剧中大放异彩,如《吉姐当家》饰演「沈芳吉」让她入围第51届金钟奖—戏剧节目女主角奖。之后,她也积极到各地分享生命相关议题,带领观众一起提前思考自己的生命末期规划。

 

面临善终,林嘉俐认为要「好好道谢」、「好好道爱」、「 好好道别」、「 好好道歉」,最重要的是「跟自己道歉」,与过去的自己好好和解。生命无常,来时别再害怕。访谈尾声,她提到不论是签署器官捐赠、大体捐赠、预立医疗等,都要与家人、伴侣取得共识,「许多人临终没有办法圆满,就是因为家人无法接受事实而导致的结果。」让自己和亲人都确实了解签署文件的相关内容十分重要,才能得偿善终之愿。

上一则 潘若迪收「生日大礼」登纽约时代广场!机车舞放送全球
下一则 昔靠王识贤提拔!8点档潘逸安入行20年「险溅血失明」
BACK
CONTACT INFORMATON
台北市松山区105东兴路26号13楼 TEL:(02)7707-1188 FAX:(02)7707-1199

艾迪升传播事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2013 IDSON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.